博奥假肢医疗
假肢的现代化,继续了解

假肢的现代化,继续了解

       到了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一位名叫安布鲁瓦兹·帕雷的外科医生,曾服务于亨利二世、弗兰西斯二世等君主,并作为军医随军参加战争,他专攻普通外科,写了不少关于枪伤、截肢、骨折等方面的开山之作。 在担任战地外科医生期间,除了提高截肢技术和存活率外,他还开发了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性假肢,利用自己对解剖学的理解来设计模仿生物肢体功能的假肢。他是第一个开发出带有可调节安全带的膝上假肢,以及带锁定控制的铰链膝关节的人——这两种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可以说奠定了后世假肢的发展方向,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假肢之父”。 现代假肢之父、法国外科医生安布鲁瓦兹·帕雷(1510-1590)(来源:wiki)   安布鲁瓦兹·帕雷于1575年设计的可调节安全带的膝上假肢(上)和1585年设计的假手(下)(来源:弗吉尼亚大学克劳德摩尔健康科学图书馆)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催生了无数在战争中失去肢体的伤残人士对假肢的巨大需求。美国、日本等在二战前后相继成立了假肢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化大生产模式的假肢工厂。 1941年的假肢工厂(来源:wiki) 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假肢也在进化,合金假肢、塑料假肢,以及新千年以来的智能假肢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相信在未来,假肢必将更好地给伤残人士带来福音,助力他们走向幸福的生活。  
2021-12-08
假肢的起源与早期假肢,继续了解

假肢的起源与早期假肢,继续了解

至迟在3000多年前,人类已经提出了人工制造假肢的概念,在印度最古老的诗歌集《梨俱吠陀》中就曾提到,当一位名叫Vishpala女英雄在夜间的战斗中像野生狼蛛一样被切断一条腿时,神灵赐予Vishpala一条铁腿,让Vishpala能够重新奔跑起来。 印度古籍《梨俱吠陀》是目前已知的首部提到假肢的文献(来源:bestglitz) 有趣的是,目前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假肢遗存却是与印度远隔阿拉伯海、阿拉伯半岛的埃及。2000年,考古学家在古埃及的Sheikh Abd el-Qurna墓地的一座女性墓葬中,发现一具距今约2600年的女性木乃伊,在其身上发现了一件制作精良的、以特殊材料制成的假脚趾,被称为“格雷维尔大脚趾”。 Sheikh Abd el-Qurna墓地发掘区景色(来源:dailymail) 通过与该木乃伊身体特征对比后,考古学家认为,这位女性在脚趾被截肢后,将“格雷维尔大脚趾”安装在了其残缺的部位。 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的“格雷维尔大脚趾”(来源:埃及博物馆) “格雷维尔大脚趾”究竟能不能起到假肢的作用,对伤残人士起到实际帮助呢?首先要知道,假肢需要满足几个“刚性”条件:1、假肢的制作材料需足以承受人体的重量,不能折断,亦不能出现裂缝;2、假肢的尺寸要合适,外观与真实的肢体相仿,被伤残人士及其周边人所认可;3、假肢要定期进行清洁,所以必须易于装卸;4、假肢最重要的功能是便于伤残人士的活动、行走。 2011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杰西·芬奇博士对“格雷维尔大脚趾”进行材料分析、以及康复步态实验。 杰西·芬奇博士在英国索尔福德大学人类行为研究和康复中心步态实验室对“格雷维尔大脚趾”进行实验测试(来源:dailymail) 格雷维尔大脚趾”由亚麻布、胶水、灰泥等材料混合而成,称“cartonnage”。杰西博士招募了两位因意外失去右脚大脚趾的残疾人志愿者,让其穿上安装了“格雷维尔大脚趾”复制品的凉鞋。测试结果显示,两位残疾人志愿者的足部压力未出现显著增大。志愿者本身也表示假脚趾穿戴、行走的过程中非常舒适,并均对此次测试表示满意。杰西博士将此项研究撰写成报告,发表在《柳叶刀》杂志,并将“格雷维尔大脚趾”认定为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假肢。当然,不可抗力实在太多了,历史长河中不可能只有失去脚趾的人,手、腿等部位的假肢也被考古学家发现了。 距今约2300年的(公元前300年)卡普阿假腿,1910年发现于意大利卡普阿的一个墓葬中。肢体原件由青铜制成,被保存在伦敦皇家外科医学院,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空袭中被摧毁。肢体的复制品保存在伦敦科学博物馆。(来源:伦敦科学博物馆) 中世纪德意志骑士格茨·冯·贝利欣根的铁质假手,1504年,格茨的佣兵团协助巴伐利亚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包围了兰茨胡特,但他在战斗中遭火炮击中右手,失去了手肘以下的部分。尽管失去一手,格茨的军事生涯并未因此而中断,他为此制造了两只铁质假手,足以让他固定盾牌和缰绳,甚至还可以写字。现两只假手均藏于德国亚格斯陶森的戈森伯格城堡酒店(来源:戈森伯格城堡酒店)
2021-12-08
早期人类“截肢”的证据,一起来看看

早期人类“截肢”的证据,一起来看看

早期人类“截肢”的证据
2021-12-08
【假肢知识】前臂截肢后如何选择假肢?

【假肢知识】前臂截肢后如何选择假肢?

       前臂截肢或称肘下截肢。目前国内对这类截肢者,装饰假手、索控假手、肌电假手都可以安装,只是由于前臂残肢长短不同功能上有些区别:        长残肢者(包括腕关节离断):这类截肢者,截肢术后应积极地锻炼残留的前臂旋前、旋后功能。方法是截肢者将残肢肘关节弯成90°,用力让残肢往里转和往外转。索控前臂假肢装配以后,假手通过另一侧肩部的肩背带、牵引索可以控制假手开合。长残肢者由于保留了前臂残肢往里转、往外转的功能,因此残肢可以直接带动假肢往里转、往外转。长残肢假肢优点是功能较好,缺点是有的装配后整个上肢长度显得较健侧略长一些。        中残肢:多设有摩擦式旋腕关节,可以被动旋腕。有些双上肢截肢者,为便于完成吃饭、刷牙等近体动作,不但需要摩擦旋腕关节,有时还需要安装被动屈腕、弹簧销定位装置。        残肢过短:残肢长度短于前臂长度35%的为短残肢。这种假肢由于残肢短,接受腔前上缘高,会妨碍屈肘功能,因此常采用连杆机构的倍增式肘关节铰链,能够增大屈肘角度。这种虽通过机构改善了屈肘功能,但由于残肢短其实际使用功能较中残肢、长残肢的差。        人的双手实际使用中都有一侧做主手,多以右手为主手。如果一侧截肢,主手被截肢则首先的任务是应尽快开始训练使用另一只手,称为利手交换。通过利手交换训练,一侧上肢截肢者,特别是一侧前臂截肢者都能相当好地适应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为单侧截肢者所装配的假肢,不论索控手还是肌电手,多在必须用双手协同才能完成动作时才会显出实用价值。对双侧前臂截肢者,当前的假手虽然简单,但只要截肢者能够具有顽强的意志、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借助假肢和一些残疾人其他用品的帮助就能重新独立生活、学习、回归社会,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021-11-09
【假肢知识】截去了手指怎么办?

【假肢知识】截去了手指怎么办?

        截去了手指,要看截去了几个手指和哪个手指,再决定怎么办。        人的手70%的功能是由拇指与食指、中指共同完成,因此缺了小指和环指(常戴指环的手指)一般只影响些抓握动作,对全手功能影响不是太大。截肢后要极力保住或通过拇、食、中指的活动锻炼恢复功能,然后装配装饰性假手指。如果是拇指缺失或四个手指缺失,则应装配四指对掌物或拇指对掌物,辅助恢复对掌取物功能,也可以装配带有一些对掌功能的装饰性假手指。如果缺失的是食指、中指则首先应锻炼拇指与环指、小指相对夹取物体功能,然后装配装饰假手指。如果只是拇、食、中指前一节或二节手指缺失,应该积极训练使用残手,促进其尽早恢复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由于这种残肢感觉多能恢复正常,戴用假手指后常会妨碍残手的使用,因此一般不必要勉强安装假手指。
2021-11-09
【假肢知识】什么是电动假手?什么是肌电假手?

【假肢知识】什么是电动假手?什么是肌电假手?

       电动假手是以高效能可重复充电的镍镉电池为电源,以微型直流电机为驱动力,通过机械减速,驱动假手的张开、闭合,属体外动力假肢。根据电动手控制方法不同,可分两类:        开光控制电动手:用身体关节微小动作按压微动开关或牵引拉线开关控制假手的开合。这类假手控制电路简单,但仍需要自身关节做微小的动作,只是省力。可用于前臂、上臂或双上臂截肢者,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索控假肢或肌电假手混合使用。        肌电控制电动手:即肌电假手,亦称生物电假手,是一种利用残肢肌肉收缩时产生的肌电讯号,由皮肤电极引出,经生物电放大器放大后控制微型直流电机运转,驱动假手的开合。主要适用于前臂或上臂截肢,残肢肌肉收缩时可引出满意的肌电讯号者使用。肌电手的优点是控制开手、闭手的随意性好,截肢者想开手时即可好像还有手那样去做张手、闭手动作,通过残肢肌肉收缩产生的电讯号就会随截肢者的意愿让假手张开、闭合。另外,肌电手的优点是没有索控假手(功能假手)所必须有的复杂的肩带,不妨碍上肢运动,在上肢前屈、后伸、上举等各种位置都能随意开手、闭手,缺点是假肢重量大、故障率高和价格高。
2021-11-01
上一页
1
2
3

联系我们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含光路与南二环十字西北角广丰国际大厦1区23楼

邮编 : 710068

电话 : 029-88479521  

传真 : 029-88470836

电子邮件:loveonline@xaboao.com

博奥

◎2020西安博奥假肢医疗用品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4054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西安